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香港Web3监管先行 打造东西方桥梁
Web3监管大势所趋,香港展现东方特色
近期,香港虚拟资产交易平台清退政策正式落地,引发市场广泛讨论。部分声音认为这标志着香港Web3时代的终结,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从全球视角来看,香港作为东方Web3重镇的地位才刚刚开始显现。
全球Web3监管趋势
纵观全球主要Web3金融市场,不难发现监管正逐步走向精细化。日本作为先行者,早在2017年就引入了数字货币交易所牌照制度。时至今日,日本已有23家获批交易所,大多为本土企业。
新加坡和美国则在2022年加密行业风波后加强监管。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地区曾经也因监管严格而备受质疑,但随着政策不断完善,其Web3生态正日益活跃。美国近期发布的FIT21法案,更是为数字资产定义和分类提供了新的框架。
从全球范围看,无论是主动拥抱还是被动应对,各国最终都在朝着精准监管的方向迈进。交易所持牌数据显示,本地企业往往更受监管青睐,离岸交易所占比普遍不超过30%。
香港的监管路径
相较于美国的"先展业后监管"模式,香港采取了"先持牌后展业"的路径。这种方式直接跳过了野蛮生长阶段,体现了香港对Web3行业的前瞻性布局。
自2022年制定相关政策以来,香港已经为Web3行业的全面合规奠定了基础。目前仍有超过半数的申请者保留资格,已获批的交易所如HashKey Exchange等也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值得强调的是,香港已经成功解决了交易所这一资金集中度最高、最复杂的监管难题。这标志着香港在Web3全面监管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东西方博弈中的香港角色
在Web3时代,传统的垄断式监管已不再适用。未来,政府需要通过友好政策来吸引资金和人才。香港作为东方Web3桥头堡,其监管态度将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形成博弈,共同引领全球Web3发展方向。
近期美国政坛对加密货币态度的转变就是一个明显信号。香港在ETH ETF等领域的先发优势,也可能推动美国加快相关审批进程。未来,带有质押功能的ETH ETF可能成为新的博弈焦点。
香港的独特优势
香港在Web3监管方面已发布了一系列详尽的指引文件,相比美国的监管框架更为清晰成熟。随着行业发展,香港有望吸引更多来自大陆和海外的Web3人才和资金。
香港正在多个维度推进Web3与传统金融的融合。从可能向散户开放的STO和RWA投资,到港元稳定币和场外虚拟资产商店(OTC)的监管框架,香港正在全方位布局Web3生态。
结语
在可预见的未来,获得牌照的交易所将成为香港Web3生态的核心基石。除了交易业务,这些平台还将在ETF托管、RWA、STO以及OTC等多个领域发挥关键作用,推动香港Web3行业的全面发展。
虽然部分交易所退出香港市场引发了一些担忧,但从长远来看,这只是香港Web3发展进程中的必经阶段。随着监管框架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的逐步成熟,香港有望在全球Web3竞争中占据独特优势,成为连接东西方的重要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