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Web3.0数据泄露风险分析与7大保护措施
Web3.0数据泄露事件分析及个人数据保护措施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安全威胁日益严重。Web3.0生态系统面临着独特的攻击媒介,包括智能合约漏洞和新型网络钓鱼技术。本文将分析Web3.0领域的数据泄露事件,并提出相应的数据保护措施。
Web3.0安全事件分类
Web3.0安全事件主要可分为两类:
协议恶意利用:利用智能合约代码漏洞获取经济利益,通常在短时间内完成。
网络漏洞:攻击者入侵目标组织内部网络,窃取公司数据或资金,属于持续性事件。
相比协议恶意利用,网络漏洞导致的数据泄露风险更持久。泄露的个人身份信息可能在暗网流传多年,给用户带来长期威胁。
数据泄露事件分析
通过分析74起Web3.0安全事件,可将其分为两类:
可检索的数据丢失事件,包括个人身份信息和内部数据库等。
资金或数据丢失且无法再检索的事件。
在这74起事件中,23起(约31%)属于可检索的数据丢失事件。2019年后,此类事件显著增加,与疫情期间黑客攻击增多有关。
泄露数据的去向
泄露的数据通常会出现在:
暗网(.onion网站)或明网上的黑市
Telegram等即时通讯平台
黑客论坛,如Raid、Breach、Dread等
其中,黑客论坛曾是主要的数据交易场所。但近年来,多个知名论坛被执法部门关闭,导致数据交易转向其他渠道。
数据泄露的长期风险
相比单纯的资金损失,数据泄露带来的风险更为长期:
泄露的个人数据难以更改,长期存在被滥用的风险。
即使旧数据,也可能与新数据匹配,增加用户的长期风险。
2019年后泄露的数据,特别是仍在暗网市场流通的,构成最高的持续风险。
个人数据保护措施
为降低数据泄露风险,用户可采取以下措施:
减少使用中心化Web3服务的数量
启用双因素身份认证
避免在不同平台使用相同密码
定期更换敏感信息如邮箱地址、手机号码等
使用自托管钱包和硬件钱包分散资产
关注数据泄露报告网站,及时了解自身信息是否泄露
使用信用监控服务,防范身份盗窃和银行欺诈
总之,随着Web3.0的发展,用户需要提高安全意识,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个人数据安全。尽管安全漏洞难以完全消除,但通过减少信息暴露、加强账户保护等手段,可以有效降低数据泄露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