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香港稳定币发行人的智能合约实施指南## 第一部分 基础架构与合规策略### 1. 底层分布式账本的选择建议优先选择如以太坊、Arbitrum等成熟且安全性高的公有区块链。若考虑其他类型账本,需进行严谨的对比分析,证明其安全标准不低于主流公有链。评估报告须全面覆盖抵御常见攻击能力、共识算法类型,以及相关风险分析。### 2. 核心代币标准与监管功能扩展 采用ERC-20作为基础标准,并集成以下功能模块:- Pausable:实现全局暂停与恢复功能- Mintable:通过受控流程铸造新代币 - Burnable:提供销毁代币功能- Freezable:暂停特定账户的代币转移功能- Whitelist:实施额外安全措施,控制核心操作 - Blacklist:对涉及非法活动的地址实施交易禁令- AccessControl:实现精细化、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系统### 3. 主要合规模式:黑名单与白名单的选择建议采用黑名单模式作为默认方案:- 黑名单模式:在智能合约转账函数中增加逻辑检查,确保交易双方地址均未被记录在黑名单中。- 白名单模式:在智能合约转账函数中增加逻辑检查,要求交易双方地址都必须存在于白名单中。## 第二部分 智能合约实现### 1. 设计精细化的访问控制系统定义清晰的角色,并将这些角色分配给不同的多重签名钱包控制的实体或员工,实现职责分离。主要角色包括:- MINTER_ROLE:负责铸币操作- BURNER_ROLE:负责销毁操作 - PAUSER_ROLE:负责暂停操作- RESUME_ROLE:负责恢复操作- FREEZER_ROLE:负责冻结和解除冻结操作- WHITELISTER_ROLE:负责管理白名单- BLACKLISTER_ROLE:负责管理黑名单- UPGRADER_ROLE:负责升级智能合约### 2. 发行(铸币)机制操作流程:1. 客户完成链下KYC和CDD流程2. 客户将等值法币资金转入指定银行账户 3. 内部系统确认收到资金,更新储备资产记录4. 运营团队创建并签署多重签名交易,调用铸造函数### 3. 赎回(销毁)机制 操作流程:1. 用户通过平台提交链下赎回请求2. 系统验证请求有效性和代币转移操作 3. 发行人将等值法币转账至用户银行账户4. 确认法币转账成功后,执行链上销毁操作### 4. 实施紧急控制:暂停与冻结- 暂停功能:由PAUSER_ROLE调用,用于全局中止合约功能- 冻结功能:由FREEZER_ROLE调用,用于针对特定地址的转账限制### 5. 地址筛选与黑名单机制- 实现黑名单添加、移除功能,仅由BLACKLISTER_ROLE调用- 禁止黑名单地址转移/接收代币- 分析工具发出警报后,由合规团队审查确认,再执行黑名单添加### 6. 智能合约的可升级性- 采用ERC-1967代理模型实现可升级性- 升级函数仅由UPGRADER_ROLE的多重签名钱包调用- 任何升级前必须完成独立第三方安全审计### 7. 用于分析和报告的链上事件日志除ERC-20标准事件外,合约须定义并发出以下自定义事件:- 代币铸造/销毁事件- 合约暂停/恢复事件- 黑名单添加/移除事件- 白名单添加/移除事件- 地址冻结/解除冻结事件- 特权角色变更事件- 合约升级事件## 第三部分 运营安全与生命周期管理### 1. 安全密钥管理架构- 密钥生成:在气隙环境中完成密钥仪式- 密钥存储:管理角色由多重签名钱包控制,私钥存储在HSM中- 密钥使用:强制执行多重签名策略- 备份与恢复:在多个安全且地理分散的位置存储备份### 2. 完备的部署流程与运行时监控部署前检查清单:- 全面测试:确保高测试覆盖率- 独立审计:完成多家安全审计 - 代码冻结:审计后冻结代码直至上线- 回归测试:执行单元测试和回归测试- 合规签核:获得内部合规团队签核- 部署演练:在测试网进行完整部署演练- 授权部署:由授权钱包执行最终部署运行时监控:- 链上活动监控:监控管理角色使用情况- 威胁情报监测:及时发现并分析新威胁### 3. 为业务连续性和退出计划提供技术支持链上退出流程:1. 暂停智能合约停止所有代币转移2. 协助稳定币持有人通过赎回功能和白名单功能提交赎回申请
香港稳定币发行人智能合约实施全指南:基础架构、合规与安全
面向香港稳定币发行人的智能合约实施指南
第一部分 基础架构与合规策略
1. 底层分布式账本的选择
建议优先选择如以太坊、Arbitrum等成熟且安全性高的公有区块链。若考虑其他类型账本,需进行严谨的对比分析,证明其安全标准不低于主流公有链。评估报告须全面覆盖抵御常见攻击能力、共识算法类型,以及相关风险分析。
2. 核心代币标准与监管功能扩展
采用ERC-20作为基础标准,并集成以下功能模块:
3. 主要合规模式:黑名单与白名单的选择
建议采用黑名单模式作为默认方案:
第二部分 智能合约实现
1. 设计精细化的访问控制系统
定义清晰的角色,并将这些角色分配给不同的多重签名钱包控制的实体或员工,实现职责分离。主要角色包括:
2. 发行(铸币)机制
操作流程:
3. 赎回(销毁)机制
操作流程:
4. 实施紧急控制:暂停与冻结
5. 地址筛选与黑名单机制
6. 智能合约的可升级性
7. 用于分析和报告的链上事件日志
除ERC-20标准事件外,合约须定义并发出以下自定义事件:
第三部分 运营安全与生命周期管理
1. 安全密钥管理架构
2. 完备的部署流程与运行时监控
部署前检查清单:
运行时监控:
3. 为业务连续性和退出计划提供技术支持
链上退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