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开发者如何规避传销刑事风险 谨慎应对敏感项目

robot
摘要生成中

Web3技术开发者如何规避传销刑事风险

近年来,随着Web3行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程序员和智能合约开发者参与到各类区块链项目中。然而,一些打着"区块链激励"、"GameFi收益"等名义的项目,实质上可能涉及传销机制,存在法律风险。

从近期公开的司法案例来看,即便技术人员未直接参与推广宣传,但如果承担了关键的技术开发工作,仍可能被认定为传销活动的共犯。一些程序员因设计Token模型或部署分层奖励合约,最终被判定为"对传销活动起到关键作用"的人员。

在这种情况下,Web3技术从业者有必要提高警惕,了解潜在的法律风险。本文将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讨论:

  1. 哪些技术行为可能被视为传销共犯?
  2. 如何判断一个项目是否存在传销风险?
  3. 技术人员如何在项目中划清责任边界?
  4. 遇到可疑项目时应如何应对?

邵诗巍律师 | 程序员如何避免因开发Web3项目被认定传销共犯?五大风险场景全解析(二)

技术人员涉案的判断标准

在虚拟货币传销案件中,司法机关判断是否构成传销共犯,主要看两点:一是是否通过技术手段为传销模式提供了实质支持,二是是否具备主观明知。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不仅项目发起人和操盘手,凡是"对传销活动的实施、传销组织的扩大等起关键作用的人员"都可能被认定为组织者、领导者。这为追究技术人员刑事责任提供了法律依据。

有效辩护的关键要素

  1. 是否明知项目构成传销模式。如果只是按要求完成一次性开发,未接触项目整体运作逻辑,可以主张缺乏主观故意。

  2. 是否存在意思联络。如果未参与项目架构设计和制度制定,没有联合开发和推广行为,可以否认与平台方形成犯意联络。

  3. 是否获取项目利益。若未持有平台币、未领取返利,也未担任顾问等特殊身份,可据此争取从轻处理。

  4. 开发内容是否具备中性。如果只开发通用系统功能,而非专门设计返佣逻辑,可争取无罪甚至不起诉。

技术人员的自保措施

  1. 项目初期识别传销特征,如多级返佣、静态收益等。

  2. 明确技术边界,保留沟通记录、合同、代码交付等证据。

  3. 避免参与项目运营、推广等边缘行为。

  4. 发现资金风险及时止损,固定相关证据。

  5. 在合作中严格划分职责,不介入敏感环节。

总之,Web3技术人员应提高风险意识,在项目合作中明确自身定位,做好证据留存,这是降低涉案风险的关键。同时也要密切关注行业政策变化,及时调整合规策略。

邵诗巍律师 | 程序员如何避免因开发Web3项目被认定传销共犯?五大风险场景全解析(二)

GAFI-8.02%
TOKEN-6.68%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6
  • 分享
评论
0/400
MetaDreamervip
· 08-01 07:10
睡不着觉就有风险
回复0
资深老韭当家vip
· 08-01 07:04
别管啥法律 也没人管 问就是都在割 割就完事
回复0
GasWhisperervip
· 08-01 07:04
这只是另一个用智能合约术语包装的庞氏骗局... 老实说,开发者总是首先被割韭菜
查看原文回复0
无聊看戏的vip
· 08-01 07:02
离谱 技术狗也能被抓?
回复0
午夜快照猎人vip
· 08-01 07:02
韭菜割完又割 就是不割我
回复0
仓位恐惧症vip
· 08-01 06:52
小本本记下了 以后开发写代码的时候多留个心眼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