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数据基础设施:从存储到资产化的万亿市场机遇

数据资产化:打造Web3世界的数据基础设施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是新石油"这一说法已广为人知。然而,现实中大多数人只是这场数据革命的旁观者,而非真正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我们每天在网络上创造内容、提供行为数据,甚至为AI提供训练素材,但能从中获得价值回报的人寥寥无几。

目前,全球95%的AI训练数据被少数几家科技巨头掌控。这些公司拥有最完整的"数据资产池",正在利用这些"数据墙"定义世界的运行方式。与此同时,Web3世界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以太坊上每GB数据的存储成本高达90万美元,而一些Rollup项目为了临时存储链下数据,常常需要花费数百万美元。

这一现状凸显了一个关键问题:什么样的数据才真正有价值?是静态存在的文件堆积,还是可以被读取、授权、调用、交易的数据资产?答案越来越清晰:未来的竞争不再是"我能存储多少数据",而是"我能如何使用数据、释放数据的价值"。

​​数据资产化,Irys如何解锁千亿存储赛道?

数据使用权与变现:一个被低估的万亿级市场

在高度数字化的今天,每个人每天都在产生大量数据:社交平台上的言论、创作内容、产品使用轨迹、上传的图像与视频,甚至是无意中提供给AI模型的公开素材。然而,即便在倡导"用户所有权"和"去中心化"的Web3世界,真正可用、可控、可变现的数据基础设施几乎是空白。链上资产可以交易、组合、激励,但数据仍处于"孤岛"状态,无法有效流动和产生收益。

这个领域面临几个典型问题:

  1. 开发者无法以合理成本将大量数据上链,尤其是大体量数据在当前基础设施下成本极高。

  2. 即使数据成功上链,也难以高效调用和组合使用,高延迟和弱接口使得"数据使用"成本依然偏高。

  3. 缺乏标准化的数据授权与收费机制,内容创作者或平台提供方无法建立可信的"数据商品"交易模式。

存储与计算的分离意味着使用数据时仍需依赖中心化工具或链下逻辑,导致Web3的数据体验并不完整。这些结构性问题直接阻碍了"数据即资产"理念的落地。虽然我们常说"赋能数据",但在涉及授权、调用、交易等具体行为时,却发现缺乏一个能真正承载这些需求的链上平台。

重新定义链上数据的角色

一些新兴项目正试图解决这些核心矛盾。它们的目标不是简单地提供"更便宜的存储",而是从数据可编程、可执行、可激励的角度,重新定义数据在链上的角色。这种新方法旨在将数据从被动存储的文件转变为具有规则、价值和行为能力的"链上原生资产"。

这种新型数据基础设施的核心逻辑不仅仅是存储数据,更重要的是释放数据的价值。它们的设计理念完全不同于传统存储协议,不是为了做一个"更便宜的硬盘",而是围绕如何让数据真正成为"有行为能力"的链上资产,参与流通、被使用、创造价值。

这种新型基础设施的主要特点包括:

  1. 显著降低存储成本,适合大规模应用场景。

  2. 支持即时数据读取,提升开发者体验。

  3. 兼容EVM的智能合约层,降低开发门槛。

  4. 采用多账本架构,提高数据管理灵活性。

  5. 引入可编程数据和合约强制执行机制,让数据真正"有生命力"。

这种设计使得数据不再是静态内容,而是真正可交易、可激励、可组合的新型链上资产类别。它为数据打造了一个从产生到流通再到变现的完整闭环。

对开发者而言,这是一个低门槛、高效率的工具平台;对创作者来说,这是一个可信、可控的价值释放通道;而对整个Web3生态而言,这可能是打开"数据即资产"新范式的关键。

数据基础设施:新的核心战场

近年来,加密行业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公链性能、DeFi创新、NFT应用等方向。但随着AI、大模型与内容创作的迅速发展,"数据"这一最基础却最具战略价值的资源,正重新成为产业共识中的"硬通货"。

在Web3语境下,数据不仅仅是信息记录,更是智能合约执行、AI模型训练、身份映射、内容确权等核心机制的原材料。数据基础设施正从边缘配角走向产业核心。

这一趋势体现在多个方面:

  • 专注"数据可用性"的项目获得大额融资。
  • "IP链上协议"项目致力于为创作者内容建立可追踪、可授权、可交易的数据结构。
  • 主流Layer 1面临数据存储压力,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数据交互需求。
  • AI相关版权诉讼激增,创作者要求平台对其"被用于训练"的数据做出回报。
  • 多个Rollup方案因临时数据存储成本高昂而陷入扩展瓶颈。

这些现象表明,Web3正进入一个"以数据为核心资产"的新阶段,对"可用、可控、可变现"的链上数据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然而,我们仍缺少一个通用、稳定、支持大规模调用的数据基础设施。

结语:数据的未来

存储只是起点,而非终点。真正释放数据价值,需要一整套围绕"使用权、激励机制、合约控制"的技术与架构。新一代数据基础设施正在构建一条将"数据"真正转化为"资产"的区块链底层。

从内容创作者到AI模型训练者,从去中心化社交到链上计算平台,任何依赖数据的Web3产品都可能需要考虑这种新型基础设施。数据的未来不仅仅是"存储",更重要的是"如何创造价值并输出"。这个过程需要一条专为此而生的链来支持和实现。

ETH-2.99%
DEFI-16.45%
IP1.35%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7
  • 分享
评论
0/400
盲盒拆穿人vip
· 12小时前
数据成本太高了吧
回复0
码农韭菜vip
· 07-30 10:10
数据开源才是正道
回复0
UncommonNPCvip
· 07-30 10:09
今天谁当韭菜了
回复0
割肉不割爱vip
· 07-30 10:07
存储成本太贵了
回复0
数据酒保vip
· 07-30 10:02
数据垄断要终结了
回复0
rug_connoisseurvip
· 07-30 09:58
数据还得降成本
回复0
DecentralizeMevip
· 07-30 09:47
数据垄断必须终结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