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抗击极端风险的投资组合 五大避险原则解析

robot
摘要生成中

构建一个能在极端风险中保护资本的投资组合

在瞬息万变的金融世界中,如何构建一个能够在极端事件中保护本金的投资组合?这是每个投资者都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Mark Spitznagel是一位专注于"尾部风险对冲"的知名基金经理。他在《Safe Haven: Investing for Financial Storms》一书中深入探讨了这个话题,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洞见。

我们正处于下一次金融危机的前夜?

当前的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局势呈现出一些值得警惕的特征:

  • 美股屡创新高,但长期国债收益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 美元走强,但消费疲软
  • AI技术引发资本狂热,但全球化进程受阻,地缘冲突加剧
  • 中东局势动荡,印巴边境紧张,俄乌冲突持续
  • 美国政坛可能出现重大变化

这些迹象似乎在暗示,我们可能正处于下一轮金融风暴的前夜。

乱世财富的本质:生存能力胜过短期收益

Spitznagel认为,在动荡时期,投资的首要目标不是追求最高收益,而是确保自身能够经受住冲击。他强调:"真正决定你财富命运的,不是平均收益率,而是能否避免一次'归零'时刻。"

即使一个投资组合年年都有15%的收益,只要遇到一次-80%的极端事件,就可能万劫不复。因此,构建一个能在风暴中生存的投资架构至关重要。

乱世财富的终极真相:如何做好末世的仓位管理?

五条关键的避险投资原则

Spitznagel在书中提出了五条核心的避险策略:

  1. 安全资产不等同于低波动资产。真正的避险资产应该能在系统性崩盘中实现反向增长。

  2. 在极端事件中,"复利效应"可能会反噬投资者。一次大幅度下跌可能抵消多年积累的收益。

  3. 与其预测未来,不如为"最坏情况"做好准备。构建能应对各种极端情况的投资结构。

  4. 追求"凸性收益结构"。即在正常时期小幅亏损或持平,但在极端事件中能实现倍数级增长的资产。

  5. 资产的地理分散和托管多元化极为重要。不要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理想的"避险投资组合"结构

Spitznagel建议的投资组合结构大致如下:

  • 90-95%:低风险、稳定收益的资产(如短期国债、现金、高股息股票等)
  • 5-10%:高杠杆的"尾部风险对冲"资产(如VIX多头、远期期权、贵金属等)

这种结构在正常时期表现平平,但能在极端事件中发挥巨大作用。

为未来做好准备:多层次资产配置策略

结合当前的风险环境,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多层次的资产配置策略:

第0层:健康的身体和实用技能

  • 保持身体健康,培养多项实用技能

第1层:抗系统风险资产(5-10%)

  • 实物贵金属
  • 加密货币(冷钱包存储)
  • 海外资产/身份

第2层:尾部风险对冲资产(3-7%)

  • 股指深度认沽期权
  • VIX多头
  • 贵金属认购期权

第3层:流动性和增长资产(70-80%)

  • 短期国债/货币市场基金
  • 全球分散的高股息股票
  • 多元化房地产投资

结语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没有人能准确预测未来。但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我们可以为自己构建一个更具韧性的投资组合,以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正如Spitznagel所言:"在投资中,好的防守才能带来好的进攻。"

SAFE2.85%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6
  • 分享
评论
0/400
LiquidityHuntervip
· 16小时前
低波动资产配 3.2% 高杠杆套利,完美
回复0
潮水退了就知道vip
· 07-30 00:57
都亏麻了谁还玩这套
回复0
GateUser-26d7f434vip
· 07-30 00:54
生存才是硬道理啊
回复0
测试网薅毛狂人vip
· 07-30 00:49
割不到韭 我都吃土了
回复0
Uncle Liquidationvip
· 07-30 00:48
感觉很鸡肋啊 继续all in
回复0
DeFiVeteranvip
· 07-30 00:37
亏惨了才懂这些道理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