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穩定幣市場現狀及監管分析

穩定幣2023年現狀與監管分析

穩定幣的興起

穩定幣是一種與法定貨幣、黃金等儲備資產掛鉤的數字貨幣,也是一種自由流通、延展上鏈、與儲備資產掛鉤的加密貨幣。

穩定幣的設計初衷是用來減少價格波動的。穩定幣和包括比特幣在內的其他加密貨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爲它們沒有內在機制來減少波動性。而穩定幣通過模仿諸如美元、歐元、人民幣和瑞士法郎來抵抗劇烈波動。

2014年,首枚穩定幣Tether(又稱USDT、泰達幣)誕生,開創了兌美元平價的先河。比如1個Tether應該等於1美元。如今Tether在加密貨幣領域被人們頻繁交易,它的走勢也證明了其設計初衷是靠譜的。

除了美元還有其他可以用來衡量穩定幣價值的貨幣,包括法幣(如歐元)、法幣組合(如IMF的特別提款權)、商品或其他實體資產(如黃金、地產),或者經濟指標(如通貨膨脹率)。

一文讀懂:深度解析全球穩定幣2023現狀與監管

穩定幣的分類

根據穩定機制的不同,目前市場上常見的穩定幣可以大致分爲四類:

  1. 法幣抵押穩定幣
  2. 加密抵押穩定幣
  3. 算法穩定幣
  4. 商品支持的穩定幣

一文讀懂:深度解析全球穩定幣2023現狀與監管

法幣抵押型穩定幣

最受歡迎的穩定幣由法定貨幣以1:1的比例支持。中央發行人或托管人持有法定抵押品。它必須與流通中的穩定幣代幣數量成正比。Tether (USDT)、USD Coin (USDC)和Binance USD (BUSD)是市值最高的法幣抵押穩定幣。

這類穩定幣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 中心化的發行機構,一般是某個私人公司
  • 和法幣(大部分是美元)掛鉤,兌換比率一般爲1:1,發行機制簡單明了
  • 實行儲備證明機制,每發行一個穩定幣,就必須增加一法幣儲備

一文讀懂:深度解析全球穩定幣2023現狀與監管

加密抵押型穩定幣

加密抵押穩定幣是由另一種加密貨幣作爲抵押品支持的。加密貨幣抵押的穩定幣不是使用托管人來持有抵押品,而是使用智能合約。穩定幣的發行過程發生在鏈上,採用智能合約而不是依靠中央發行者來執行。當要購買(鑄造)這些穩定幣時,您將加密貨幣鎖定在智能合約中以接收等量的代幣。隨後,您將穩定幣放回到對應的智能合約中,就可提取您之前鎖定的抵押金額。DAI(一種加密抵押穩定幣)是這個類別中最突出的穩定幣。

加密貨幣支持的穩定幣需要進行超額抵押,以緩衝所需加密貨幣抵押資產的價格波動。例如,如果你想購買價值100美元的DAI穩定幣,你需要存入價值180美元的ETH,這相當於180%的抵押率。如果ETH的市場價格下跌,但仍然高於設定的清算閾值,由於存在多餘的抵押品,因此還可以保持DAI的價格穩定。然而,如果ETH價格下降到設定的閾值以下(例如下降了100%,原先價值180美元的ETH現在僅僅價值90美元)。那麼根據智能合約,會強行賣出抵押品以進行清算。

一文讀懂:深度解析全球穩定幣2023現狀與監管

算法穩定幣

算法穩定幣試圖通過動態擴大和收縮代幣供應來維持與美元等資產的掛鉤。算法穩定幣不使用法幣或加密貨幣作爲抵押品。相反,它們的價格穩定性來自於使用專門的算法和智能合約來管理流通中的代幣供應。當市場價格低於它所追蹤的法定貨幣的價格時,一個算法穩定幣系統將減少流通中的代幣數量。或者,如果代幣的價格超過了它所追蹤的法定貨幣的價格,新的代幣就會進入流通領域,向下調整穩定幣的價值。

但是算法穩定幣需要依賴特別強的算法,Luna涉及的USTC就是一種算法穩定幣,但是由於他們的內在算法沒有考慮到一些極端情況而出現黑天鵝或突發事件,並最終脫錨崩盤。

算法穩定幣具有以下特性:

  1. 無抵押品
  2. 部分或者完全由原生資產支撐抵押
  3. 浮動穩定

一文讀懂:深度解析全球穩定幣2023現狀與監管

商品支持的穩定幣

商品支持的穩定幣使用貴金屬、石油和房地產等商品進行抵押。黃金是最受歡迎的抵押商品,Tether Gold (XAUT) 和 PAX Gold (PAXG) 是頂級的黃金支持穩定幣。大宗商品支持的資產允許投資於可能遠離當地的資產,並爲流動性差的資產類別注入流動性。

一文讀懂:深度解析全球穩定幣2023現狀與監管

穩定幣市場現狀

穩定幣總市值

截至2023年5月12日,穩定幣的總市值約爲1318億美元。

在穩定幣市場中,市值佔比前九位的穩定幣就佔有97%以上的份額。排名前五的穩定幣佔比超過96%,分別爲Tether USDT、USD Coin USDC、Binance USD BUSD、DAI和TrueUSD TUSD。上述三種穩定幣佔據了整個穩定幣市場的90%以上,從穩定幣的類型上來看,USDT、USDC、BUSD都屬於中心化的穩定幣,均以現實的資產抵押進行發行;除此之外,還有去中心化穩定幣,比如我們熟知的由MarkerDAO發行的DAI市值爲48.6億美元,佔比僅有3.73%。

一文讀懂:深度解析全球穩定幣2023現狀與監管

主要穩定幣對比

Tether USDT

2014年10月,Tether(iFinex的下屬公司)推出USDT。USDT是目前市場上規模最大的穩定幣,市值超過827億美元。

USDT運行機制:

  1. 用戶將美元存入Tether公司的銀行帳戶。

  2. Tether公司爲用戶創建各自的Tether帳戶,並在帳戶中放入和其存入美元對應的數字貨幣。

  3. 用戶可以通過交易所或者場外市場交易USDT。

  4. 用戶將USDT交還給Tether公司,贖回法幣。

  5. Tether公司銷毀USDT,並將美元返還到用戶的銀行帳戶。此外,當USDT進入流通領域之後,任何投資者都可以從其他投資者或者交易所手中購買和交易USDT。這就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發行、交易、流通和回收的循環鏈。

一文讀懂:深度解析全球穩定幣2023現狀與監管

USD Coin (USDC)

2018年7月,USDC是由Circle公司和Coinbase交易所一起發行的美元穩定幣。目前USDC的市值大約爲301億美元,在穩定幣的市場中排名第二,規模約爲USDT的一半。USDC在2022年7月1日巔峯時期的市值超過560億美元,彼時已經快要接近USDT的660億美元水平。

USDC運行機制:

通過穩定幣入口(例如由獲得許可的CENTER代幣發行成員創建和維護的Web應用程序)加入的客戶可以將法定資金轉入該CENTER發行人的帳戶。發行人使用CENTER網路執行一系列命令,以驗證、鑄造和驗證與這些存入資金的價值掛鉤的法定代幣。然後,客戶可以將這些代幣轉移到其他地方以使用它們。

贖回遵循相反的順序:當客戶訪問出口時,法定代幣將被銷毀,例如由獲得許可的CENTER發行成員維護的Web應用程序。在成功驗證和驗證後,來自基礎法定儲備的資金將轉移到客戶的外部銀行。

一文讀懂:深度解析全球穩定幣2023現狀與監管

Binance USD (BUSD)

2019年9月,Paxos(發行方)與幣安合作推出BUSD,與BUSD是與美元掛鉤的法幣支持的穩定幣,可按1 BUSD兌1美元的匯率購買和贖回,目前是市值第七大加密貨幣和第三大穩定幣。

BUSD運行機制:

爲了維持其1美元的價值,Paxos持有的美元數量等於BUSD的總供應量。BUSD和USD可以隨時通過Paxos進行兌換。

  1. 用戶將美元發送到Paxos的銀行儲備帳戶。

  2. 發行人(Paxos)在以太坊上創建等量的BUSD。

  3. 新鑄造的BUSD交付給用戶,而美元則存放在銀行準備金帳戶中。

  4. 該機制也總是反向工作。用戶可以使用Paxos銷毀BUSD,並獲得1美元的回報。

通過使用智能合約銷毀/鑄造BUSD,該機制可以將供應和儲備的比例保持在恆定的1:1。

一文讀懂:深度解析全球穩定幣2023現狀與監管

TrueUSD (TUSD)

2018年3月,Archblock(發行方)推出TrueUSD,並在Bittrex交易所上線。TrueUSD (TUSD)是一種完全抵押、受法律保護和透明驗證的ERC-20代幣。它與美元掛鉤並保持1:1的比例。此外,它是第一個建立在TrustToken平台上的加密資產。它旨在成爲簡單、透明和可靠的穩定幣。因此,它不使用隱藏的銀行帳戶或任何特殊算法。

TUSD運行機制:

TrueUSD的美元持有量分布在屬於不同信托公司的各個銀行帳戶中。有關各方已簽署協議,每天公布抵押資產並進行每月審計。該代幣使用多個托管帳戶來降低交易對手風險並爲持有人提供法律保護以防盜竊。

TrustToken使用經過公開審計的智能合約來限制自己發行代幣。這筆錢甚至從未接觸過TrustToken團隊的手。當托管帳戶收到美元時,新的TUSD將自動生成。每當用戶贖回美元時,立即銷毀等量的TUSD。這樣,TrustToken可確保托管帳戶中的資金與流通中的TUSD之間的1:1美元與TUSD的比率。

一文讀懂:深度解析全球穩定幣2023現狀與監管

去中心化穩定幣

MakerDAO (DAI)

2017年12月,MakerDAO推出DAI。與USTD不同的是,DAI完全存在於區塊鏈上,避免了第三方信任中介可能產生的信用風險。

DAI運行機制:

DAI的生成、訪問和使用門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