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在7月籌集了15億美元,因爲新的穩定幣規則生效

穩定幣中的隱私香港在數字金融領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8月1日出臺的穩定幣條例,旨在將該城市建立爲亞洲的關鍵加密中心。

法律要求發行穩定幣的公司必須從香港金融管理局獲得許可證(HKMA),該局已制定了涵蓋儲備、保管、治理和反洗錢控制的詳細要求。

這一監管措施的出臺正值該市的金融科技公司在七月份籌集超過15億美元,凸顯了投資者對數字資產生態系統的強烈興趣。

HKMA爲穩定幣設定許可標準

香港金融管理局對尋求發行穩定幣的公司引入了嚴格的規定。申請者必須確保代幣完全由法幣儲備支持,這些儲備需存放在受監管的銀行中。

監管機構還要求強有力的客戶身分驗證檢查、治理框架和實時透明機制,以加強監督。

僅會提供有限數量的許可證,並且批準將謹慎授予。

監管機構警告稱,炒作和投機不足以讓企業獲得許可證,指出企業必須提出可行和可持續的計劃。

未能達到標準的公司將不被允許向公衆提供穩定幣。

預計在2026年獲得穩定幣許可證

首批穩定幣發行許可證預計將在明年初發放,這比最初預期的2025時間框架晚了。

在8月31日之前,香港金融管理局正在與申請人進行初步討論,正式申請截止日期定爲9月30日。

監管機構的審慎方法反映了其對市場穩定性和可持續性的關注。

到目前爲止尚未發放任何許可證,但香港金融管理局表示將在推進過程中與感興趣的公司保持密切溝通。

香港金融科技公司在監管變革中籌集資本

新政權的時機與香港金融科技領域的融資激增恰好重合。僅在七月份,至少有10家上市公司共籌集了15億美元。

OSL,一家主要的數字資產公司,在三天內籌集了3億美金,吸引了對沖基金和主權財富投資者。

其他公司,包括 Dmall 和 SenseTime,已將資金投入區塊鏈和支付項目。

風險投資支持的公司也在迅速行動;支付初創公司Kun在同一時期籌集了5000萬美元。

投資越來越多地瞄準代幣化的現實資產,突顯穩定幣在不斷發展的生態系統中變得至關重要。

超越交易和市場挑戰的穩定幣

新的框架正在重新塑造香港對穩定幣的看法。它們現在不僅被定位爲交易工具,還被視爲匯款、支付和跨境轉帳的工具。然而,挑戰仍然存在。

香港的支付市場已經競爭非常激烈,而合規要求可能會對較小的參與者構成障礙。

滿足許可標準的前期成本可能會限制初創企業的機會,從而引發關於是否需要進一步調整以鼓勵創新的質疑,同時控制風險。

如果監管機構成功地在保護投資者與發展空間之間取得平衡,香港在未來幾年可能在塑造全球穩定幣標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這篇文章最初發表於Invezz,內容爲香港在7月份籌集了15億美元,因爲新的穩定幣規則生效。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