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DT黑名單地址分析揭示資金流向與恐怖融資風險

robot
摘要生成中

穩定幣在非法金融活動中的應用:USDT黑名單分析

近年來,穩定幣的快速發展引發了監管機構對其在非法金融活動中潛在應用的關注。本文將聚焦USDT這一主流穩定幣,從兩個角度展開分析:系統性回顧USDT黑名單地址的凍結行爲,以及探討被凍結資金與恐怖融資的可能關聯。

1. USDT黑名單地址分析

通過鏈上事件監測,我們對Tether黑名單地址進行了識別和追蹤。分析方法已通過Tether智能合約源碼驗證,主要通過AddedBlackList和RemovedBlackList兩個事件來維護黑名單狀態。

1.1 核心發現

基於以太坊和波場鏈上的Tether數據,我們發現:

  • 自2016年1月1日起,共有5,188個地址被加入黑名單,涉及凍結資金超過29億美元。

  • 2025年6月13日至30日期間,151個地址被拉黑,90.07%來自Tron鏈,凍結金額達8,634萬美元。

  • 凍結金額分布:前十地址佔總凍結金額的61.91%,平均凍結金額57.18萬美元,中位數僅4萬美元。

  • 生命週期資金分布:這些地址累計接收資金8.08億美元,7.21億美元在被拉黑前已轉出,僅8,634萬美元實際被凍結。

  • 新創建地址更易被拉黑:41%的黑名單地址創建時間不足30天。

  • 多數地址實現"凍結前出逃":約54%的地址在被拉黑前已轉出90%以上資金。

數字穩定幣洗錢與恐怖融資初探:鏈上追蹤USDT黑名單

1.2 資金流向追蹤

通過鏈上追蹤工具分析6月13日至30日被拉黑的151個USDT地址的資金流動,我們識別出主要資金來源與流向。

資金來源主要包括:內部污染(91個地址)、釣魚標籤(37個地址)、交易所熱錢包(34個地址)、單一主要分發者(35個地址)和跨鏈橋接入口(2個地址)。

資金去向主要包括:流向其他黑名單地址(54個)、流向中心化交易所(41個)和流向跨鏈橋(12個)。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大型交易所同時出現在資金流入和流出兩端,凸顯其在資金鏈中的核心位置。建議各大加密交易平台加強實時監測與風險攔截機制。

數字穩定幣洗錢與恐怖融資初探:鏈上追蹤USDT黑名單

數字穩定幣洗錢與恐怖融資初探:鏈上追蹤USDT黑名單

2. 恐怖融資分析

我們分析了以色列國家反恐融資局發布的行政扣押令,以評估USDT在恐怖融資中的使用情況。

2.1 核心發現

  • 自2025年6月13日以色列-伊朗衝突升級後,僅新增1份扣押令。

  • 自2024年10月7日衝突爆發以來,共發布8份扣押令,4份明確提到"哈馬斯",最新一份首次提到"伊朗"。

  • 扣押令涉及76個USDT(Tron)地址、16個BTC地址、2個以太坊地址、641個某交易所帳戶和8個某交易平台帳戶。

對76個USDT(Tron)地址的鏈上追蹤揭示了Tether兩種響應模式:

  1. 主動凍結:17個Hamas相關地址在扣押令發布前平均28天被加入黑名單。

  2. 快速響應:其餘地址在扣押令公布後平均2.1天內完成凍結。

這表明Tether與某些國家執法機構之間可能存在前置性的合作機制。

數字穩定幣洗錢與恐怖融資初探:鏈上追蹤USDT黑名單

數字穩定幣洗錢與恐怖融資初探:鏈上追蹤USDT黑名單

3. 總結與AML/CFT面臨的挑戰

盡管穩定幣爲交易可控性提供了技術手段,但在實踐中AML/CFT仍面臨以下挑戰:

  • 滯後執法vs主動防控
  • 交易所的監管盲區
  • 跨鏈洗錢愈發復雜

建議穩定幣發行方、交易所及監管機構:

  • 加強鏈上情報共享
  • 投資實時行爲分析技術
  • 建立跨鏈合規框架

只有在及時、協同、技術成熟的AML/CFT體系下,穩定幣生態系統的合法性和安全性才能得到真正保障。

數字穩定幣洗錢與恐怖融資初探:鏈上追蹤USDT黑名單

TRX-0.18%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3
  • 分享
留言
0/400
熊市避险大师vip
· 18小時前
所以说吧 还是要当良民
回復0
元宇宙包租婆vip
· 19小時前
这小黑名单可太有意思了吧
回復0
airdrop_whisperervip
· 19小時前
又一条链上没掩护好被标记了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