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流動性大轉折: 關稅政策引發加密市場新機遇

關稅政策引發的宏觀連鎖反應及其對加密市場的影響

川普再次揮舞關稅大棒,意圖扭轉長期的貿易失衡。這一關稅策略短期內可能重塑美國貿易結構和資本流動,但也隱藏着對美國國債市場的新衝擊,其核心在於關稅政策可能導致外國對美債需求下降,联准会或需更多貨幣寬松政策以維持國債市場運轉。

具體來說大概有着幾個方面:

  • 貿易結構:高關稅旨在減少進口、鼓勵本土生產,從而縮小貿易逆差。然而這種做法往往伴隨副作用:進口成本上升恐推高通脹壓力,而他國若實施報復性關稅也會削弱美國出口。貿易失衡或暫緩,但供應鏈重組和物價漲的陣痛難免。

  • 國際資本流動:當美國進口減少,意味着流向海外的美元變少,在全球範圍內引發美元荒的隱憂。海外貿易夥伴手中美元儲備減少,新興市場可能面臨流動性喫緊,全球資本流動格局因此生變。美元短缺時,資金往往回流美國本土或躲入避險資產,衝擊海外資產價格和匯率穩定。

  • 美債供需:多年來,美國巨額貿易逆差讓海外持有大量美元,這些美元常通過購買美債回流美國。如今關稅壓縮美元外流,外國投資者買美債的資金不足。可美國財政赤字依舊高企,國債供給有增無減。外需若減弱,誰來接盤不斷湧現的美債?結果很可能是美債收益率上行、融資成本提高,甚至出現流動性不足的風險。

總的來說,關稅政策在宏觀上如同飲鴆止渴:短期修復貿易失衡,卻削弱了美元在全球循環的動力。這種平衡表的挪移無異於把壓力從貿易項轉嫁到了資本項,美國國債市場首當其衝。宏觀資金流的一處堵點,很快會在另一處迸發——联准会不得不準備好消防水龍頭來滅火。

美元流動性:出口減少引發美元荒,联准会重啓寬松政策

當海外美元供給因貿易降溫而趨緊,联准会勢必要出手紓困美元流動性。外國人沒賺到美元就買不了美債,只剩下美國本土的央行和銀行體系能填補空缺。這意味着联准会的印鈔機要重新響起"Brrrr"的聲音。

事實上,联准会主席鲍尔在最近的會議中已暗示可能很快重啓量化寬松(QE),並重點購買美國國債。這一表態證明官方也意識到:維持國債市場運轉離不開額外的美元流動性投放。簡單說,美元荒只能用"大放水"來解決。联准会擴表、降低利率、甚至動用銀行體系共同買債,都在箭在弦上。

然而,這場流動性救火注定伴隨兩難:一方面,及時注入美元流動性可平抑國債利率、緩解市場失靈風險;另一方面,大水漫灌遲早滋生通脹,削弱美元購買力。美元供應從偏緊急轉爲泛濫,美元價值勢必劇烈波動。可以預見,在"先抽幹、後放水"的過山車中,全球金融市場將經歷美元走強(荒)到走弱(濫發)的劇烈搖擺。联准会不得不在穩定債市和控制通脹之間走鋼絲,但當前看來,保證國債市場穩定是當務之急,"印鈔買債"已成政治上的必然選擇。這也宣告了全球美元流動性環境的重大轉折:從收緊重回寬松。歷史經驗一再證明,一旦联准会開閘放水,洪水終將漫流至各個角落——包括加密市場在內的風險資產領域。

對比特幣和加密資產的影響:通脹對沖與"數字黃金"崛起

联准会重啓印鈔機的信號,對比特幣等加密資產而言幾乎是福音。原因很簡單:當美元泛濫、信用貨幣貶值預期升溫時,理性的資本會尋找抗通脹的蓄水池,比特幣正是備受矚目的"數字黃金"。有限供給的比特幣在此宏觀背景下魅力大增,其價值支撐邏輯從未如此清晰:當法幣不斷"變輕",硬通貨資產就會"變重"。

比特幣的行情"完全取決於市場對未來法幣供應量的預期"。當投資者預期美元供給要大擴張,紙幣購買力下滑,避險資金便會湧向比特幣這種無法超發的資產。回顧2020年的情形,联准会大規模QE之後,比特幣和黃金齊飛就是明證。此番若再度開閘放水,加密市場很可能重演這一幕:數字資產迎來新一輪估值抬升浪潮。

除了價格漲預期,此輪宏觀劇變還將強化"數字黃金"的敘事。若联准会放水引發市場對法幣體系的不信任,公衆將更傾向將比特幣視作抗通脹、抗政策風險的價值儲藏手段,就像過去的亂世裏人們擁抱實物黃金一樣。值得一提的是,加密圈內人士早已對短期政策噪音見怪不怪。換言之,聰明的持幣者深知,比特幣誕生的初衷正是對抗濫發和不確定性;每一次印鈔和政策失誤,反而進一步證明了持有比特幣作爲另類資產保險的價值。可以預見,隨着美元擴表預期升溫,避險資金加碼配置,比特幣"數字黃金"的形象將在大衆與機構心中更加根深蒂固。

關稅、大放水與數字黃金:累卵之危下的加密市場前瞻

對DeFi和穩定幣市場的潛在影響:美元波動下的穩定幣需求與收益率曲線

美元的大幅波動不僅影響比特幣,對穩定幣和DeFi領域同樣產生深遠影響。USDT、USDC等美元穩定幣作爲加密市場的美元替身,其需求將直接反映投資者對美元流動性的預期變化。此外,鏈上借貸利率曲線也會隨宏觀環境而變化。

  • 穩定幣需求:在美元緊缺時,離岸市場往往通過穩定幣"曲線救國"。當海外難以獲得美元之際,USDT在場外往往會出現溢價交易,就是因爲人人都在搶數字美元這個稻草。而一旦联准会大舉放水,新增美元很可能部分流入加密市場,推動USDT/USDC大規模增發,以滿足交易和避險需求。事實上這幾個月來穩定幣的發行情況,已經表明這一進程實際上已經開始。換言之,無論美元走強還是走弱,對穩定幣的剛需只增不減:要麼因爲缺美元而求其替代,要麼因爲怕法幣貶值而把資金搬到鏈上暫避。特別是在新興市場和監管嚴格的地區,穩定幣扮演着美元替代品的角色,美元體系的每一次波動反而強化了穩定幣這一"加密美元"的存在感。可以想見,如果美元進入新一輪貶值週期,投資者爲保全資產可能更加依賴USDT等穩定幣來在幣圈周轉,從而推動穩定幣市值再創新高。

  • DeFi收益率曲線:美元流動性的松緊還將通過利率傳導到DeFi借貸市場上。美元荒時期,鏈上美元變得寶貴,借Stablecoin的利率隨之飆升,DeFi收益率曲線陡峭上揚(出借人要求更高回報)。反之,當联准会放水導致市面美元充裕、傳統利率下行時,DeFi中的穩定幣利率相對變得誘人,從而吸引更多資金湧入鏈上獲取收益。隨着利率下行,更多資金或許轉投鏈上以博取更高收益,進一步加速這一趨勢。一些分析師甚至預計,隨着加密信貸需求增長,穩定幣在DeFi上的年化收益率有望回升到5%以上,超越美國貨幣市場基金的回報率。這意味着DeFi有潛力在低利率宏觀環境中提供相對更優的收益,從而吸引傳統資本關注。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联准会的放水最終引發通脹預期抬頭,穩定幣借貸利率也可能再度上升以反映風險溢價。因此,DeFi的收益率曲線可能在"先下後上"的波動中重新定價:先是因流動性充裕而趨平,繼而在通脹壓力下變陡。但總體而言,只要美元流動性泛濫,大量資本湧入DeFi尋求回報的趨勢將不可逆,這既會推高優質資產價格,也會壓低無風險利率水平,讓整個收益曲線向有利於借款人的方向偏移。

綜上,關稅政策引發的宏觀連鎖反應,將深刻影響加密市場的方方面面。從宏觀經濟到美元流動性,再到比特幣行情與DeFi生態,我們正目睹一場蝴蝶效應:貿易戰激起貨幣風暴,美元劇烈起伏之際,比特幣蓄勢待發,穩定幣和DeFi則在夾縫中迎來機遇與挑戰。對於嗅覺敏銳的加密投資者而言,這場宏觀風暴既是風險更是機遇。客觀上,狂暴關稅模式在實際上推動了這一進程的發生。也許QE因此越來越近。雖然並不是喜歡講類似"一盤大棋"之類的敘事,但目前看來這已經是最積極且清晰的角度。

BTC-2.56%
DEFI6.05%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7
  • 分享
留言
0/400
MidsommarWalletvip
· 12小時前
看好币圈大趋势
回復0
区块链养老院院长vip
· 07-31 04:55
市场早已一地鸡毛
回復0
JustHodlItvip
· 07-30 15:16
美债危机真不远了
回復0
DAOplomacyvip
· 07-30 15:11
通胀拉满就见涨
回復0
ser_we_are_earlyvip
· 07-30 15:01
又见宏观宽松了
回復0
BearEatsAllvip
· 07-30 14:55
市场真要变天了
回復0
睡不醒的套利猫vip
· 07-30 14:52
只有两条路 多看空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