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數字貨幣vs加密貨幣:行業困境與突破之道

央行數字貨幣與加密貨幣行業:公共地悲劇的思考

近日,隨着某些銀行央行法定數字貨幣DCEP錢包內測,市場反響熱烈。加密貨幣社區更是興奮不已,爭相傳播內測圖片和下載二維碼,直至連結失效。

然而,DCEP與加密貨幣圈的關係實際上並不密切。DCEP是1:1錨定人民幣的,沒有炒作空間,也不能直接兌換比特幣,並未基於區塊鏈技術。不過,它確實借鑑了一些區塊鏈概念,如利用智能合約實現定向資金流通,以及使用非對稱加密進行身分認證。

值得注意的是,DCEP的出現可能會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打着其旗號進行虛擬貨幣詐騙。

當國家正有序推進數字經濟革命時,加密貨幣圈卻仍沉浸在自我陶醉中。市場依舊受比特幣價格左右,行業內部競爭激烈,不斷有新的交易者、礦工、交易所、金融衍生品和公鏈項目湧入。在這個空間有限的行業中,層出不窮的"資本玩法"正在上演一場公共地悲劇。

公共地悲劇

經濟學中"公共地悲劇"理論指出,有限資源因自由使用和無限需求而被過度開發。每個個體都試圖擴大自身可用資源,最終因資源有限而引發衝突,損害所有人利益。

這一現象在加密貨幣行業中屢見不鮮。

交易所的困境

在市場低迷期,交易所面臨收益下滑的壓力。一方面是交易情緒低迷,另一方面是交易所間競爭加劇。爲爭奪有限的用戶和資金,各平台推出各種高槓杆期貨、期權、ETF槓杆代幣等衍生品,試圖提高手續費收入。

然而,這些高風險產品在用戶教育不足的情況下,可能加速用戶流失。市場上充斥着對少數"幸存者"的宣傳,往往忽視了80%虧損者的存在。

交易所間的惡性競爭,如黑公關、互相抹黑等行爲也時有發生。這種"不得不爲"的策略,在有限市場中可能引發更嚴重的問題。

礦工面臨的挑戰

比特幣礦工即將迎來區塊獎勵減半,而算力卻不斷攀升。隨着比特幣價格下跌,越來越多礦工面臨關機風險。

將比特幣區塊獎勵比作牧場,礦工比作牧民,礦機比作牛,我們可以看到礦業與"公共地悲劇"的完美契合。當挖礦收益大於成本時,礦工增加投入,但固定的日產量意味着收益並未顯著增加。若比特幣價格長期低迷,整個行業收益將逐漸萎縮。

雖然過去10年比特幣價格實現了巨大突破,但當價格趨於平穩時,挖礦行業就變成了有限資源,"公地悲劇"的條件已然形成。

目前,挖礦已成爲巨頭的遊戲,小礦工紛紛退出,留下一堆廢棄設備。

公鏈競爭的終結

據統計,市值前30的區塊鏈項目中,公鏈類佔比高達30%。然而,這些爲應用而生的公鏈上,真正的應用卻寥寥無幾。

隨着科技巨頭進軍區塊鏈領域,傳統公鏈似乎被排除在外。在已落地的區塊鏈應用中,如發票、醫療、溯源、DCEP等,很少看到傳統公鏈的身影。

公鏈項目面臨人才流失的困境,難以獲得頂尖技術人才。目前,缺乏應用的公鏈生態正逐漸被傳統科技公司的區塊鏈解決方案取代。

突破困境的可能方向

要打破"公地悲劇",關鍵在於尋找能夠擴大有限資源的突破點。

對於交易所,應將精力放在推廣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創新性上,吸引更多人了解這一領域。同時,建立行業規則,杜絕惡意"收割"行爲,加強用戶教育和風控意識培養。積極擁抱監管,推動合規政策,吸引傳統投資機構,擴大行業規模。

礦業方面,應該警惕硬分叉等擴大蛋糕的方式,因爲這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競爭的本質。對於51%攻擊的威脅,需要礦工形成自律與共識,維護網路安全。

公鏈項目應以應用爲重點,先通過概念驗證證明可行性,再進行底層技術開發。加強外部合作、生態建設,從實際應用場景出發開展技術創新。同時,加強人才培養和高校合作,提升技術實力。

區塊鏈和加密貨幣行業仍在探索階段,但在試錯過程中也要注重可持續發展。我們期待這個行業能夠度過陣痛期,迎來真正的黎明。

BTC0.12%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7
  • 分享
留言
0/400
MagicBeanvip
· 5小時前
币圈韭菜就是我
回復0
MEV Whisperervip
· 19小時前
圈子莫失了方向
回復0
MEV猎手vip
· 19小時前
兄弟们别炒蒙了眼
回復0
rugdoc.ethvip
· 19小時前
炒作与割韭菜
回復0
闪电梭哈侠vip
· 19小時前
炒币还得信比特币
回復0
ApeShotFirstvip
· 20小時前
还是要看币圈行情
回復0
RektHuntervip
· 20小時前
中心化必须死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