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Web3.0數據泄露風險分析與7大保護措施
Web3.0數據泄露事件分析及個人數據保護措施
隨着互聯網的普及,網路安全威脅日益嚴重。Web3.0生態系統面臨着獨特的攻擊媒介,包括智能合約漏洞和新型網絡釣魚技術。本文將分析Web3.0領域的數據泄露事件,並提出相應的數據保護措施。
Web3.0安全事件分類
Web3.0安全事件主要可分爲兩類:
協議惡意利用:利用智能合約代碼漏洞獲取經濟利益,通常在短時間內完成。
網路漏洞:攻擊者入侵目標組織內部網路,竊取公司數據或資金,屬於持續性事件。
相比協議惡意利用,網路漏洞導致的數據泄露風險更持久。泄露的個人身分信息可能在暗網流傳多年,給用戶帶來長期威脅。
數據泄露事件分析
通過分析74起Web3.0安全事件,可將其分爲兩類:
可檢索的數據丟失事件,包括個人身分信息和內部數據庫等。
資金或數據丟失且無法再檢索的事件。
在這74起事件中,23起(約31%)屬於可檢索的數據丟失事件。2019年後,此類事件顯著增加,與疫情期間黑客攻擊增多有關。
泄露數據的去向
泄露的數據通常會出現在:
暗網(.onion網站)或明網上的黑市
Telegram等即時通訊平台
黑客論壇,如Raid、Breach、Dread等
其中,黑客論壇曾是主要的數據交易場所。但近年來,多個知名論壇被執法部門關閉,導致數據交易轉向其他渠道。
數據泄露的長期風險
相比單純的資金損失,數據泄露帶來的風險更爲長期:
泄露的個人數據難以更改,長期存在被濫用的風險。
即使舊數據,也可能與新數據匹配,增加用戶的長期風險。
2019年後泄露的數據,特別是仍在暗網市場流通的,構成最高的持續風險。
個人數據保護措施
爲降低數據泄露風險,用戶可採取以下措施:
減少使用中心化Web3服務的數量
啓用雙因素身分認證
避免在不同平台使用相同密碼
定期更換敏感信息如郵箱地址、手機號碼等
使用自托管錢包和硬體錢包分散資產
關注數據泄露報告網站,及時了解自身信息是否泄露
使用信用監控服務,防範身分盜竊和銀行欺詐
總之,隨着Web3.0的發展,用戶需要提高安全意識,採取積極措施保護個人數據安全。盡管安全漏洞難以完全消除,但通過減少信息暴露、加強帳戶保護等手段,可以有效降低數據泄露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