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3000萬紀念】曬出我的Gate時刻,解鎖限量好禮!
Gate用戶突破3000萬!這不僅是數字,更是我們共同的故事。
還記得第一次開通帳號的激動,搶購成功的喜悅,或陪伴你的Gate週邊嗎?
📸 參與 #我的Gate时刻# ,在Gate廣場曬出你的故事,一起見證下一個3000萬!
✅ 參與方式:
1️⃣ 帶話題 #我的Gate时刻# ,發布包含Gate元素的照片或視頻
2️⃣ 搭配你的Gate故事、祝福或感言更佳
3️⃣ 分享至Twitter(X)可參與瀏覽量前10額外獎勵
推特回鏈請填表單: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2
🎁 獨家獎勵:
🏆 創意大獎(3名):Gate × F1紅牛聯名賽車模型一輛
👕 共創紀念獎(10名): 國際米蘭同款球員衛衣
🥇 參與獎(50名):Gate 品牌抱枕
📣 分享獎(10名):Twitter前10瀏覽量,送Gate × 國米小夜燈!
*海外用戶紅牛聯名賽車折合爲 $200 合約體驗券,國米同款球衣折合爲 $50 合約體驗券,國米小夜燈折合爲 $30 合約體驗券,品牌抱枕折合爲 $20 合約體驗券發放
🧠 創意提示:不限元素內容風格,曬圖帶有如Gate logo、Gate色彩、週邊產品、GT圖案、活動紀念品、活動現場圖等均可參與!
活動截止於7月25日 24:00 UTC+8
3
人工智能會取代所有工作嗎?不同場景的分析
自2022年以來,人工智能迅速發展。從ChatGPT和Claude到現在可以編程、寫作、設計、診斷甚至管理工作流程的工具。最初作爲生產力增強工具的它們,在某些情況下現在已成爲替代品。在這一切之中,有一個問題變得日益緊迫:如果人工智能已經能夠做到這麼多,那麼人類的工作會怎樣?
在公司會議、勞動談判和政府小組中,同樣的擔憂不斷浮現:機器會徹底取代人類的工作嗎?還是這只是另一個重大轉變?在我們真正理解即將發生的事情之前,了解已經發生的事情會有所幫助。
第一批工作已經結束
你不必四處尋找就能看到人工智能的影響。客服中心正在推出能夠處理整個對話的人工智能代理。法律公司正在使用像Harvey這樣的工具在幾分鍾內起草合同和進行研究。
高盛在2024年預測,人工智能最終可能會取代全球約3億個工作崗位。根據麥肯錫的說法,到2030年,約三分之一的工作任務可能會被自動化。我們已經在數據錄入和客戶支持等工作中看到這一點。
每天遵循相同模式的工作可能是首先被取代的。根據腳本接聽客戶電話、歸檔發票、管理日曆。這些工作容易定義,因此也容易自動化。任何可以分解爲可預測步驟的工作都很容易被替代。
這不僅僅是藍領工作。白領領域的入門級崗位(初級分析師、法律助理,甚至一些初級軟件工程師)也日益脆弱。人工智能不需要咖啡休息。它不會感到疲倦。如果你給它正確的訓練數據,人工智能實際上可以超越人類的表現。
但人工智能不僅僅是減法。在某些情況下,它是在乘法,提升一個人能做的事情。一個獨立的營銷人員現在可以生成以前需要一個團隊才能完成的活動。一個孤單的程序員可以在四分之一的時間內構建應用程序。
並非所有事情都可以自動化
盡管有炒作,並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面臨被裁的風險。有些工作並不適合用算法來處理。至少,目前是這樣。
需要實時思考、情感智力或身體靈巧的工作是另一種情況。護士、教師和CEO都處理混亂、不可預測的情況,這需要迅速的判斷、同理心和領導能力。AI無法替代這一點。
教學不僅僅是講解材料;還包括觀察課堂氣氛、鼓勵學生以及知道如何調整你的教學方法。治療師和社工的工作也是如此,他們的工作存在於AI無法完全理解的灰色領域。
而在熟練工種方面,沒有機器人會爬到水槽下去修理它。
然後是領導力。首席執行官、戰略家和高級管理人員定義願景,管理模糊性,並激勵團隊。這些都是混亂而人性化的事情。正如摩根大通的傑米·戴蒙所說,“人工智能可能會編寫代碼和分析數據,但它並不能激勵人們。”
人工智能不會一次性取代我們所有人
人工智能革命正迅速發展,但失業並不會立刻到來。這應該是一個緩慢但穩定的浪潮,而不是一夜之間的崩潰。一些行業會更早感受到影響。客戶支持、數據錄入、日程安排、研究、會計等領域,因生成模型和機器人流程自動化而面臨早期的 disruption。後臺辦公室已經變得更加精簡。
但其他工作將需要更長的時間。創意工作、體力勞動、領導職位和護理職業的抵抗力要強得多。即使在快速發展的行業中,人工智能也不會直接取代人類。它將首先增強,然後再自動化。這意味着混合角色將成爲常態。
還有監管、工會、再培訓計劃和公衆抵制等因素需要考慮。即使工具已經準備好,大多數公司也不會輕易切換開關全力以赴。
工作仍然需要人性化的觸感
並非所有的工作都面臨威脅。在一個充滿人工智能的世界裏,一些工作實際上可能會變得更有價值。因爲這些工作依賴於機器不擅長的東西:情感理解、人際聯繫、身體在場,或在沒有明確框架時做出決策。
以教學爲例。是的,人工智能可以協助計劃課程或評分作業。但站在25個孩子面前,其中一個突然開始哭泣,這是完全不同的層次。這仍然需要一個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表示,到2040年,只有一小部分教學任務可以被自動化。
醫療保健也表現出相同的模式。機器可能有助於診斷或處理文書工作,但與患者建立信任或在困難時刻表現出同情心?這不是算法真正能夠做到的。
創造性的工作、領導角色和高風險決策仍然很難實現自動化。合同可以由人工智能起草,但說服陪審團或激勵公司仍然需要人類的聲音。
而且不要忘記動手的工作。想想電工、管道工、機械師。他們的一天幾乎從來不會完全按計劃進行。電線不總是放在它們應該在的地方,東西以奇怪的方式壞掉。如果你的工作涉及真實的人、開放式的挑戰或情感意識,那麼你很可能不會很快離開這個崗位。
事實上,你越好奇和靈活,隨着人工智能工具的傳播,你將變得越有價值。
如何爲你的職業做好未來準備
大多數工作不會消失,但它們很快都會有所不同。聰明的做法是提前適應這一變化。所以不要等了,現在就開始調整吧。
如果你從事金融工作,考慮使用自動化報告的工具。設計師們,現在是嘗試使用像Runway或Midjourney這樣的工具的時機。它們不會取代你的創意,但會爲你的創意增添助力。
真正讓你脫穎而出的,是機器仍然難以掌握的技能:做出明智的決策、領導人、解決棘手的問題,以及講述能打動人心的故事。
我們接下來要去哪裏
AI不會取代每個人。但使用AI的人可能會。這就是我們正在經歷的核心變化:不是工作的突然消失,而是人類最擅長的事情與機器現在能夠做的事情之間的重新平衡。
一些角色將消失。其他角色將演變。全新的領域將會出現。我們所知道的是:那些迎接變化而不是逃避變化的人,將會擁有優勢。
如果你只記住一件事,那就是:人工智能只是我們工作方式的下一步。保持敏銳,持續學習,不要忽視人性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