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與加密貨幣的分層發展:能力遞進vs問題轉移

AI與加密貨幣:兩個領域的分層發展比較

近期有人認爲以太坊的Rollup-Centric策略似乎失敗了,並對L1-L2-L3的嵌套結構表示不滿。然而,有趣的是,過去一年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也經歷了類似的L1-L2-L3快速演進。仔細對比兩者,我們可以發現問題的根源所在。

在AI領域,分層邏輯是基於解決上層無法處理的核心問題。L1的大型語言模型(LLMs)解決了基本的語言理解和生成能力,但在邏輯推理和數學計算方面存在不足。L2的推理模型專門解決這一短板,如DeepSeek R1能夠處理復雜數學題和代碼調試,彌補了LLMs的認知盲區。在此基礎上,L3的AI代理將前兩層能力整合,使AI從被動回答轉變爲主動執行,能夠自主規劃任務、調用工具和處理復雜工作流程。

這種AI領域的分層是"能力遞進"的:L1奠定基礎,L2彌補短板,L3進行整合。每一層都在前一層的基礎上實現質的飛躍,用戶能清晰感受到AI變得更智能、更實用。

相比之下,加密貨幣領域的分層邏輯是爲前一層問題提供解決方案,但往往帶來新的更大問題。例如,爲解決L1公鏈性能不足,引入了L2擴容方案。然而,在經歷了一波L2基礎設施熱潮後,雖然Gas費用降低、TPS累計提升,但流動性分散且生態應用仍然匱乏,過多的L2基礎設施反而成爲新的問題。爲此,開始發展L3垂直應用鏈,但這些應用鏈各自獨立,無法享受通用鏈的生態協同效應,導致用戶體驗更加碎片化。

這種加密貨幣領域的分層演變爲"問題轉移":L1存在瓶頸,L2提供補丁,L3則混亂且分散。每一層似乎只是將問題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給人一種所有解決方案都圍繞"發幣"這一目的展開的印象。

造成這種差異的根本原因在於:AI分層由技術競爭驅動,各大公司都在競相提升模型能力;而加密貨幣分層則受到代幣經濟學的影響,每個L2項目的核心指標都是鎖倉量(TVL)和代幣價格。

從本質上看,一個領域在解決技術難題,另一個則在包裝金融產品。對於孰是孰非,可能並沒有標準答案,這取決於個人觀點。

盡管這種抽象比較並非絕對,但兩個領域發展脈絡的對比確實引人深思,爲我們提供了一個有趣的思考角度。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4
  • 分享
留言
0/400
DAO治理专员vip
· 5小時前
*叹气* 从经验上看这是一个有缺陷的比较,老实说
查看原文回復0
just_another_walletvip
· 5小時前
分层都是套娃罢了 抓紧出块赚钱
回復0
GasWaster69vip
· 5小時前
谁还在乎rollup,都卷不动了
回復0
GasWasterrvip
· 6小時前
分层分层 还不如直接干L1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