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易中的生物學陷阱:爲何小勝比大贏更可靠?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後,我最近重新投入到永續期權交易中。這讓我回想起2018年剛開始交易時的情景。當時,一些優秀交易員分享的知識徹底改變了我看待市場的方式。雖然我不擅長寫作,但我一直心存感激,也希望能將這些寶貴經驗傳承下去。有一個道理我至今難忘:幾乎所有生物的基因中都刻着獲勝的生物學機制。以龍蝦爲例,在爭鬥中獲勝的一方會經歷荷爾蒙飆升,全身充滿血清素和睾酮,姿態變得昂首挺胸;而失敗的一方則會蜷縮起來,陷入自我安慰模式。這並非空穴來風。雖然Jordan Peterson的觀點有時略顯偏激,但在這個問題上他的看法基本正確。勝利確實能重塑大腦,改變姿態,提升自信,讓人更關注機遇而非威脅。這是經過數百萬年進化形成的程序,無論是爭奪地盤還是與市場較量,大腦的反應機制都是一樣的。交易的邏輯也是如此。每次小額盈利都會帶來興奮感。每筆盈利交易都會增強你的敏銳度,爲下一次勝利做好準備。然而,根據我的觀察,大多數新手交易員的做法卻恰恰相反。他們追求一夜暴富,而非積累穩定收益;他們熱衷於炫耀收益截圖,而非實際獲利;他們美化大幅回撤,稱之爲"堅持信念";他們在虧損後進行報復性交易,而非冷靜思考;他們將自己微薄的2%未實現盈虧與某些內幕交易者的10倍收益相比較。真正的贏家則在默默積累看似無聊的收益,讓時間發揮複利魔力。## 爲什麼你的大腦會引導你走向破產當遭遇失敗時,你的血清素水平會急劇下降,肩膀下垂,眼中盡是危險。風險評估能力完全失效,因爲大腦認爲你已經處於社會等級的最底層。那麼,面臨破產的交易員通常會如何應對?他們試圖通過一次交易挽回全部損失。他們盲目加倉,追逐下一個市值低於6萬美元的垃圾幣。他們輕信某些網路騙子在即時通訊平台上發布的所謂"內幕信息"。相比之下,優秀的交易員則恰恰相反。他們坦然接受損失,可能只花幾分鍾時間分析問題所在,然後繼續前進。他們明白在二十個漲日中出現一個下跌日只是正常波動。他們更注重保護自己的心理狀態,甚於保護投資組合。我經常目睹這樣的場景:某人遭遇一次虧損,隨即將20%的本金全押在一堆垃圾幣上,就像看着一個人不停地自己打自己的臉,卻不明白爲什麼會感到疼痛。## 複利的力量常被低估大多數人難以理解複利的威力,因爲它起步緩慢且枯燥。當1萬美元的帳戶只賺了50美元時,你可能會覺得"這有什麼意義"。但正是這種看似無聊的積累最終會帶來驚人的結果:穩定收益能夠長期盈利,而刺激性交易往往代價高昂。愛因斯坦將複利稱爲"世界第八大奇跡",這位提出相對論的天才對一個基礎數學概念如此推崇,值得我們深思。你不需要每天都大賺特賺,市場運作並非如此。有時你可能賺1%,有時可能毫無收益,有時甚至會小幅虧損。關鍵在於,隨着時間推移,你的總體收益要超過虧損。以某位知名交易員爲例。據說他每年將淨資產增長控制在2倍左右,其餘時間則保持平和心態。他確保自己不會過度交易或達到"巔峯狀態"。那些短期內賺取100倍收益的人通常難以長期保住財富,就像彩票中獎者或賭場贏家一樣,他們往往不知如何駕馭突如其來的巨額財富。## 有效的交易策略及時獲利了結,不要執着於所謂的"鑽石手"。市場不關心你的信念,它只遵循供求關係。在盈利時一定要設置止盈,每次至少兌現一部分利潤。記錄你的成功。截取每次盈利的交易記錄,創建專門的文件夾,心情低落時可以回顧。你的大腦需要具體證據來證明你是個成功者,而不是僅僅回憶賺錢的那一刻。分享已實現盈虧可以,但炫耀未實現盈虧通常是不明智的,任何經驗豐富的交易者都會告訴你這一點。控制槓杆使用。初期可以從1倍或2倍開始。只有在證明自己能夠在無槓杆情況下盈利後,才考慮逐步增加槓杆。槓杆會放大一切——包括你的錯誤判斷。設定切實可行的每日目標。不要爲了交易而交易。交易是爲了達成目標,然後及時退出。完成後出去散散步,親近自然。明天市場依然在那裏,而且可能呈現完全不同的面貌。跟蹤你的勝率。準備一個簡單的電子表格,或使用專業的盈虧分析工具。如果你的勝率低於60%,說明策略存在問題,需要及時調整。建立交易儀式。保持相同的交易環境、時間和流程。你的大腦喜歡固定模式。創建一個能讓你進入最佳狀態的交易前儀式,可以是喝杯咖啡,回顧交易規則,或做幾個俯臥撐。## 小勝策略最大的挑戰很多人在開始積累小勝時會犯一個錯誤:你必須確保虧損同樣保持在較小的範圍內。小勝策略的核心在於嚴格控制虧損。起初我也爲此苦苦掙扎。我的資金曲線就像感恩節火雞圖——先是一段時間的小幅漲,然後突然出現一根巨大的陰線,抹去了幾周的收益。這可能是整個策略中最難掌握的部分,但絕對不能妥協。小勝大虧的策略只會逐漸侵蝕你的帳戶。失敗者通常會這樣做:他們抱怨市場被操縱。他們頻繁更換交易策略。他們加入各種在線社群尋找所謂的"內幕消息"。他們沉迷於賭博心態,而不是將交易視爲一項事業。成功者則會這樣做:他們承擔損失,吸取教訓,爲下一次交易做好準備。他們明白交易是一場馬拉松,而非短跑。他們知道,持續穩定比短期刺激更爲重要。在數十次勝利中出現一次失敗,對整體結果幾乎沒有影響。## 真正的成功之道當其他人都在押注下一個熱門公鏈的模因幣時,你或許正在構建一個真正有效的交易策略。當他們整天盯着未平倉頭寸時,你可能已經完成了今天的目標,正在健身房鍛煉身體。真正的優勢不在於什麼祕密交易方法,而在於自律。在於將交易視爲一項事業,而非賭場遊戲。在於明白目標不是證明自己是對的,而是盈利。大多數交易者爲了證明自己是對的而交易,而成功者則爲了賺錢而交易,兩者之間存在巨大差異。穩健致富可能顯得乏味,不夠炫酷。你那些平淡無奇的穩定盈利帖子不會在社交媒體上爆紅。但你知道什麼更無聊嗎?30歲時仍然一貧如洗,因爲20多歲時一直在追逐那個永遠不會實現的100倍"信念持倉"。大多數在社交網絡上炫耀豪車的人實際上並不富有。他們可能依靠一次"幸運暴漲"在網上裝腔作勢,然後很快就把所有收益虧光。當然也有例外,但在大多數情況下,真正的贏家往往是那些默默無聞的人。## 專注於勝利小勝利能累積動力,動力讓你進入心流狀態。鎖定利潤,增強信心,成爲市場中的強者。不要再試圖證明你有多聰明,開始證明你有多自律吧。要麼贏,要麼窮。這就是交易的真相。
交易小勝策略:生物學機制與複利威力的完美結合
交易中的生物學陷阱:爲何小勝比大贏更可靠?
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後,我最近重新投入到永續期權交易中。這讓我回想起2018年剛開始交易時的情景。當時,一些優秀交易員分享的知識徹底改變了我看待市場的方式。雖然我不擅長寫作,但我一直心存感激,也希望能將這些寶貴經驗傳承下去。
有一個道理我至今難忘:幾乎所有生物的基因中都刻着獲勝的生物學機制。
以龍蝦爲例,在爭鬥中獲勝的一方會經歷荷爾蒙飆升,全身充滿血清素和睾酮,姿態變得昂首挺胸;而失敗的一方則會蜷縮起來,陷入自我安慰模式。
這並非空穴來風。雖然Jordan Peterson的觀點有時略顯偏激,但在這個問題上他的看法基本正確。勝利確實能重塑大腦,改變姿態,提升自信,讓人更關注機遇而非威脅。這是經過數百萬年進化形成的程序,無論是爭奪地盤還是與市場較量,大腦的反應機制都是一樣的。
交易的邏輯也是如此。
每次小額盈利都會帶來興奮感。每筆盈利交易都會增強你的敏銳度,爲下一次勝利做好準備。然而,根據我的觀察,大多數新手交易員的做法卻恰恰相反。
他們追求一夜暴富,而非積累穩定收益;他們熱衷於炫耀收益截圖,而非實際獲利;他們美化大幅回撤,稱之爲"堅持信念";他們在虧損後進行報復性交易,而非冷靜思考;他們將自己微薄的2%未實現盈虧與某些內幕交易者的10倍收益相比較。
真正的贏家則在默默積累看似無聊的收益,讓時間發揮複利魔力。
爲什麼你的大腦會引導你走向破產
當遭遇失敗時,你的血清素水平會急劇下降,肩膀下垂,眼中盡是危險。風險評估能力完全失效,因爲大腦認爲你已經處於社會等級的最底層。
那麼,面臨破產的交易員通常會如何應對?他們試圖通過一次交易挽回全部損失。他們盲目加倉,追逐下一個市值低於6萬美元的垃圾幣。他們輕信某些網路騙子在即時通訊平台上發布的所謂"內幕信息"。
相比之下,優秀的交易員則恰恰相反。他們坦然接受損失,可能只花幾分鍾時間分析問題所在,然後繼續前進。他們明白在二十個漲日中出現一個下跌日只是正常波動。他們更注重保護自己的心理狀態,甚於保護投資組合。
我經常目睹這樣的場景:某人遭遇一次虧損,隨即將20%的本金全押在一堆垃圾幣上,就像看着一個人不停地自己打自己的臉,卻不明白爲什麼會感到疼痛。
複利的力量常被低估
大多數人難以理解複利的威力,因爲它起步緩慢且枯燥。當1萬美元的帳戶只賺了50美元時,你可能會覺得"這有什麼意義"。但正是這種看似無聊的積累最終會帶來驚人的結果:穩定收益能夠長期盈利,而刺激性交易往往代價高昂。
愛因斯坦將複利稱爲"世界第八大奇跡",這位提出相對論的天才對一個基礎數學概念如此推崇,值得我們深思。
你不需要每天都大賺特賺,市場運作並非如此。有時你可能賺1%,有時可能毫無收益,有時甚至會小幅虧損。關鍵在於,隨着時間推移,你的總體收益要超過虧損。
以某位知名交易員爲例。據說他每年將淨資產增長控制在2倍左右,其餘時間則保持平和心態。他確保自己不會過度交易或達到"巔峯狀態"。那些短期內賺取100倍收益的人通常難以長期保住財富,就像彩票中獎者或賭場贏家一樣,他們往往不知如何駕馭突如其來的巨額財富。
有效的交易策略
及時獲利了結,不要執着於所謂的"鑽石手"。市場不關心你的信念,它只遵循供求關係。在盈利時一定要設置止盈,每次至少兌現一部分利潤。
記錄你的成功。截取每次盈利的交易記錄,創建專門的文件夾,心情低落時可以回顧。你的大腦需要具體證據來證明你是個成功者,而不是僅僅回憶賺錢的那一刻。分享已實現盈虧可以,但炫耀未實現盈虧通常是不明智的,任何經驗豐富的交易者都會告訴你這一點。
控制槓杆使用。初期可以從1倍或2倍開始。只有在證明自己能夠在無槓杆情況下盈利後,才考慮逐步增加槓杆。槓杆會放大一切——包括你的錯誤判斷。
設定切實可行的每日目標。不要爲了交易而交易。交易是爲了達成目標,然後及時退出。完成後出去散散步,親近自然。明天市場依然在那裏,而且可能呈現完全不同的面貌。
跟蹤你的勝率。準備一個簡單的電子表格,或使用專業的盈虧分析工具。如果你的勝率低於60%,說明策略存在問題,需要及時調整。
建立交易儀式。保持相同的交易環境、時間和流程。你的大腦喜歡固定模式。創建一個能讓你進入最佳狀態的交易前儀式,可以是喝杯咖啡,回顧交易規則,或做幾個俯臥撐。
小勝策略最大的挑戰
很多人在開始積累小勝時會犯一個錯誤:你必須確保虧損同樣保持在較小的範圍內。小勝策略的核心在於嚴格控制虧損。
起初我也爲此苦苦掙扎。我的資金曲線就像感恩節火雞圖——先是一段時間的小幅漲,然後突然出現一根巨大的陰線,抹去了幾周的收益。這可能是整個策略中最難掌握的部分,但絕對不能妥協。小勝大虧的策略只會逐漸侵蝕你的帳戶。
失敗者通常會這樣做:他們抱怨市場被操縱。他們頻繁更換交易策略。他們加入各種在線社群尋找所謂的"內幕消息"。他們沉迷於賭博心態,而不是將交易視爲一項事業。
成功者則會這樣做:他們承擔損失,吸取教訓,爲下一次交易做好準備。他們明白交易是一場馬拉松,而非短跑。他們知道,持續穩定比短期刺激更爲重要。
在數十次勝利中出現一次失敗,對整體結果幾乎沒有影響。
真正的成功之道
當其他人都在押注下一個熱門公鏈的模因幣時,你或許正在構建一個真正有效的交易策略。當他們整天盯着未平倉頭寸時,你可能已經完成了今天的目標,正在健身房鍛煉身體。
真正的優勢不在於什麼祕密交易方法,而在於自律。在於將交易視爲一項事業,而非賭場遊戲。在於明白目標不是證明自己是對的,而是盈利。
大多數交易者爲了證明自己是對的而交易,而成功者則爲了賺錢而交易,兩者之間存在巨大差異。
穩健致富可能顯得乏味,不夠炫酷。你那些平淡無奇的穩定盈利帖子不會在社交媒體上爆紅。但你知道什麼更無聊嗎?30歲時仍然一貧如洗,因爲20多歲時一直在追逐那個永遠不會實現的100倍"信念持倉"。
大多數在社交網絡上炫耀豪車的人實際上並不富有。他們可能依靠一次"幸運暴漲"在網上裝腔作勢,然後很快就把所有收益虧光。
當然也有例外,但在大多數情況下,真正的贏家往往是那些默默無聞的人。
專注於勝利
小勝利能累積動力,動力讓你進入心流狀態。鎖定利潤,增強信心,成爲市場中的強者。
不要再試圖證明你有多聰明,開始證明你有多自律吧。要麼贏,要麼窮。這就是交易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