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 Web3 隨着全球採用的持續擴大,新的區塊鏈平台正在競相吸引下一個十億用戶。在新興競爭者中,Ice Network(Ice Open Network)是一種以移動爲先的區塊鏈生態系統,旨在使去中心化參與對每個人都易於訪問,無論其技術專長如何。作爲TON區塊鏈的一個分支,Ice Network或Ice Open Network(ION)通過提供簡化的“輕觸挖礦”體驗和一個雄心勃勃的路線圖,吸引了數百萬用戶,該路線圖整合了數字身份、存儲和去中心化治理。在本文中,我們探討Ice Network的當前狀態、其本地ICE代幣的作用,以及該項目在過渡到主網和完整生態系統功能時所面臨的未來。
Ice Network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 Layer-1 區塊鏈協議,旨在實現移動可訪問性。它允許用戶通過官方 Ice 應用程序每日籤到簡單地賺取 ICE 代幣,降低了全球數百萬用戶的入門門檻。該項目於 2023 年應對日益增長的對用戶友好的區塊鏈平台的需求而產生,特別是在傳統金融基礎設施服務不足的地區。
Ice Network 利用一種參與證明模型,其中用戶活動、推薦和參與決定代幣獎勵。其更廣泛的願景包括構建 Web3 工具,如 IceID(用於去中心化身份)、IceVault(安全數據存儲)和 IceConnect(社會基礎設施),所有這些都由 ICE 代幣提供支持。
截至2025年6月底,ICE代幣在Gate交易,價格約爲$0.005246,市值接近3470萬美元,24小時交易量約爲670萬美元。流通供應量約爲66億個代幣,總供應量上限爲211.5億個。這使得ICE成爲一個微型市值資產,但其龐大的用戶基礎——據報道超過4000萬註冊用戶——表明一旦功能擴展,市場潛力將更深。
ICE代幣因其主網前的挖礦結構和缺乏完整的代幣用途而保持波動。然而,即將到來的主網過渡和質押可能會顯著重塑其需求和長期估值。
Ice Network 基於 Heraclion,這是一個定制的 TON 區塊鏈分支,提供高吞吐量和模塊化。它支持多分片可擴展性,並利用 CometBFT 共識引擎,這使得快速區塊最終確認成爲可能,同時保持去中心化驗證。
Ice Network架構的主要特點包括:
白皮書概述了一個三階段的路線圖,目前的重點是完成測試網階段並部署驗證者選舉以確保主網的穩定性。
“輕觸挖礦”模型是Ice Network的突出特點。用戶每24小時通過移動應用程序籤到以獲取ICE獎勵,形成連續籤到,隨着時間的推移增加獎勵。用戶還可以邀請朋友,通過分級推薦結構賺取獎金。
該模型成功吸引了全球的關注,特別是在東南亞、拉丁美洲和非洲等國家——這些地區的加密貨幣採用率高,但技術障礙依然較大。與傳統的工作量證明系統不同,Ice挖礦不消耗過多能源,使其更加可持續且適合移動設備。
代幣分配計劃如下:
公平透明的分配模型旨在避免風險投資主導,並鼓勵有機增長。
Ice Network 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挖礦應用。該生態系統包括幾個潛在的現實世界應用:
這些功能目前正在Ice社區進行Beta測試,預計將在2025年第四季度逐步整合到2026年。
雖然冰網路提出了一個引人注目的願景,但仍然存在若幹挑戰:
接下來的6到12個月對冰網路至關重要。主網的推出預計在2025年末或2026年初,這將決定該項目能否從一個病毒式的移動應用轉變爲一個功能齊全的區塊鏈生態系統。值得關注的關鍵裏程碑包括:
如果Ice成功執行其路線圖並繼續吸引用戶羣體,它可能會成爲全球最大的用戶入駐的Layer-1區塊鏈之一。
Ice Network 代表了區塊鏈可及性的一個新前沿,結合了病毒式的移動機制與可擴展的 Web3 架構。擁有數百萬用戶、明確的去中心化服務願景,以及即將推出的主網,Ice Network 有望從一個遊戲化挖礦應用演變爲一個成熟的加密平台。像往常一樣,投資者和用戶應密切關注真實生態系統的實用性和發展進展——但 Ice 的發展路徑表明,它可能在塑造以移動爲先的 Web3 未來中發揮重要作用。